那天朋友們要訂的桂花香脂已經沒了,趕緊現做,現做完的香脂收到的朋友若放置一個月以上會,香調會提的更棒,為什麼呢?
材料 ,材料一定要是完全取自天然植物而非添料的油品或精油再蒸餾提取的單體香醇類。
每個朋友都說:「你的所有精油和好酒一樣,放置愈久香調愈棒,不像有些精油會變的黏膩、連瓶外都油膩變色或像抽油煙機排出的廢油一般,有些更離譜,一段時間連味道都變了或沒味道了!」
當然,邏輯很簡單,人工釀造的葡萄酒都愈放愈香,純的精油是植物最精華最重要的自我防禦成分,怎麼可能會比酒還不耐?除非存放不當污染或添加其它料使他的自我保護機制降低。
製作前先消毒清洗瓶器,環境清潔。
看到桂花浸泡油了嗎?是不是比二個多月之前剛製好時更綠更漂亮?它的香調也一直提出來喔!所以桂花香脂一批比一批的香調更棒。
浸泡油除了浸泡的程序訣竅外,最重要的是後製蒸餾的殺菌過程要完整,這樣才能像精油一樣久放且愈放愈棒。如果這道手續沒做好,浸泡油就像書上說的一、二個月要盡快用完,否則就酸敗腐壞了!
漂亮吧!這綠.....
我的浸泡油完全沒有雜質,清澈而且植物成分十足,這樣才能達到其藥理性,只是.... 太累了啦!這次感冒,才發現這二、三年自製原料已經過勞到身體撐不住了!
每一 位來和我一起工作體驗的朋友都吃不消的說:「大姐,這樣不行,妳過勞了!」
年輕時的體力比較好又熱衷沒有感受太多,今年發現真的過勞到不行了。所以決定未來....慢慢做。
目前仍堅持自製原料,少量創作。昨天一位朋友mail 和我討論昨天香茅油的新聞,我很感概的說:「我覺得蠻難過的,以前看那類市售香茅油就知道是添料產品,勸朋友不要買,他們大都會認為我是因為同行相嫉,所以之後再也不多說。
單是採收和萃取成本,一瓶香茅油賣那種價格怎麼可能?那種零售價格,扣掉中盤和零售商利潤,農民別說連基本收成工資都不夠,簡直血本無歸,哪個農民會笨蛋到做這種事?
大部分對精油不熟的消費者能認知是製作商個人的無良行為嗎?恐怕是再次對【精油】這物質產生嚴重不信任,汙名化精油....哀.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商家本身不具專業知識,以為甲醇和一般清潔劑一樣無多大立即性傷害,應該無妨,不知它擦在身上對人體的傷害性有多大?化工專家不是常建立消費者這方面的認知:即使是沐浴乳、洗髮精都一樣要少用化學工業香精產品,香精遇熱水的毒性都會致癌,久用...體質敏感的就會有一堆皮膚問題難以處理。

